您的位置:首頁 >關注 > 正文

滬蘇浙皖聯合出臺免罰清單 提升行政執法精細化程度

“今后,無論你是在皖南、蘇北的一個村,還是上海、杭州的市中心,只要符合長三角免罰清單的規定,都會得到同樣的免罰結果。”1月28日下午,上海、江蘇、浙江和安徽司法行政、文化旅游和氣象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長三角區域輕微違法免罰清單工作推進情況。記者從會上獲悉,自2021年6月以來,安徽省司法廳聯合省市場監管局、省交通運輸廳、省生態環境廳、省文化和旅游廳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,先后出臺了5個領域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。目前,5份免罰清單已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實施,對184項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于處罰達2903件,為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減輕負擔達4415萬元。

免罰清單主要從違法違規行為、處罰依據、免罰情形等方面對“免罰”進行了細化,涉及市場監管、交通運輸、生態環境、文化旅游市場、住房城鄉建設等5個領域,覆蓋公路、道路運輸、海事、水污染防治、大氣污染防治、食品生產、消費維權、娛樂場所、旅游、建筑市場監管等36個類別,共對184項輕微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免罰。

安徽省司法廳黨委委員、副廳長張敏在會上介紹,行政執法的價值絕非“為罰而罰”,而是要達到預防違法的實際效果。5份輕微違法違規免罰清單對《行政處罰法》中“不予處罰”情形予以具體化、明確化,填補了免于處罰裁量基準的空白,讓免罰有據可循,有據可查,有效破解了執法人員不愿免罰、不會免罰、不敢免罰的問題,提升了行政執法的精細化程度。“免罰清單”不是“免責清單”。輕微違法違規免罰清單對免罰的適用設置了嚴格的條件,免罰僅僅是免除行政處罰,而違法主體本身應履行的糾正違法行為、消除影響等責任仍然存在。行政執法機關仍需要采取責令改正、行政約談等柔性措施進行糾正教育,確保執法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。

自免罰清單出臺后,我省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免罰清單的落實。目前,全省市場監管、交通運輸、生態環境、文化旅游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對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于處罰達 2903件,為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減輕負擔達4415萬元,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。

自省司法廳牽頭印發輕微免罰清單以來,合肥、蕪湖、六安、宣城、馬鞍山等地市也陸續出臺輕微免罰清單,進一步明確執法流程,簡化辦理程序,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機制逐步健全和完善,為企業發展壯大營造公開、透明、穩定、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。

免罰清單推行以來,我省近千戶市場主體受益,多數為中小型和創新型企業。對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是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,給發展中的企業提供寬容制度環境,落實穩企就業政策,避免企業因無心之失導致信用受損、負擔加重。特別是新冠疫情以來,該項制度為企業紓困,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切實發揮了積極作用,進一步推動了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
下一步,安徽省司法廳將加強與市場監管、交通運輸、生態環境、文化旅游和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的密切協作,將“輕微違法違規免罰清單”不予行政處罰案件納入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范圍,采用案卷評查、典型案例匯編、執法檢查等方式,確保免罰清單制度落到實處。此外,安徽將繼續拓寬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領域,推進與滬蘇浙聯合在相關領域推行免罰清單制度,不斷優化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,促進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。積極推廣運用說服教育、勸導示范、行政指導、行政獎勵等非強制性執法手段。對采用非強制性手段能夠達到行政管理目的的,不得采取強制手段,真正讓免罰清單成為更多市場主體不因“無心之失”影響其健康發展的助推器,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行政執法工作的滿意度和獲得感。(記者 汪喬)
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內容僅供參考

關鍵詞: 滬蘇浙皖 免罰清單 行政執法 精細化程度

熱門資訊

最新圖文

无码精彩免费视频|12至18末成年毛片|欧美黄色三级片网址|亚洲精彩在线按摩